当前位置: 首页 > > 养生保健 > 张常然: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怎么办

张常然: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怎么办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02-26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时,也是老人和小孩换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那春季常见呼吸道疾病有哪些呢?这些春季常见呼吸道疾病怎么预防呢?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SARS、甲流等。

主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

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是与外界相通的,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属于下呼吸道疾病。患儿刚开始会呈现感冒等病症,伴随发烧、鼻塞、流鼻涕等现象,经过2-4天,病毒将会慢慢地传播到支气管,导致咳嗽、声音沙哑、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症状。常常会有黄痰或绿痰,到了晚上会更严重,甚至出现呕吐现象。如果孩子有呼吸急促、且呼吸次数每分钟超过60下、脸色苍白、呼吸时鼻孔会变大且鼻翼扇动、烦躁不安、胃口不好等症状,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咳嗽

咳嗽大多是伴随着其他疾病出现的。有慢性和急性之分。性咳嗽主要和呼吸道的感染有关。一些病毒或细菌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感冒、鼻窦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通常在感染症状消除之后,咳嗽的情形也会跟着消失。引发慢性咳嗽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因过敏导致的过敏性咳嗽。一般在夜间睡眠时咳嗽会加剧,孩子会出现哮鸣声或喘的现象。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带有病毒的飞沫侵入呼吸道,进而进入鼻咽、呼吸道所造成的呼吸道感染。每年春季一直到10月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感染初期会出现喉咙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头痛、胃口不好、恶心、呕吐、拉肚子、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

这些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应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病因主要都是由病毒侵犯引起的。所以预防的方法就是尽量少接触传染源。并且多喝水,多运动,有必要的话还要打疫苗来预防一下。家长方面也要给孩子营造干净的环境,充足的影响给予后勤保障。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春天是发病的高峰期,大家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孩子!

张常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_84234622

联系地址

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联系电话:029_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