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苏礼:历代名医医案选读(10--12)王叔和、徐嗣伯、姚僧垣医案

苏礼:历代名医医案选读(10--12)王叔和、徐嗣伯、姚僧垣医案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03-26

苏礼:历代名医医案选读(10--12王叔和徐嗣伯姚僧垣

 

10.王叔和治瘀血腹痛案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则发热,小腹里急痛,腹满,手掌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小腹中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与温经汤。

《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第四》

【评析】 此案为一典型的问答式医案。患者为一五十岁左右的妇人,其病虽以下利为主证,但医者通过对其曾经半产,暮则发热,小腹里急痛,腹满,手掌热,唇口干燥等症的分析,判断为瘀血腹痛证,认为应当用温经汤治疗。温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效,用于此证,可谓合拍。

王叔和是我国西晋时期(公元三世纪)著名医家,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人,所著《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载有医案近30则,集中在该书的卷八和卷九,大多为妇科医案。不少医案以问答形式记述。如卷九中还记载一位妇女诉说女儿14岁时月经自下,现在却反而断绝了,因而很害怕。医生看后说,这是“避年”(指健康妇女月经一年来潮一次),乃生理异常,不属于病态。从《脉经》有关医案的载述中可以看出,王叔和不仅对脉学有深刻的研究,同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

 

11.徐嗣伯治肥胖案

    郡王子隆年二十,身体过充。徐嗣伯合茹丸,服之自消。则茹亦可服食,但要斟酌尔。

                                                   《本草纲目》卷十七

    【评析】这段文字的译文是:郡王子隆现年20岁,身体过于肥胖。一位名叫徐嗣伯的医生,给他配制了一剂茹丸,服完之后肥胖就消退了。如此看来,茹也可以服食,只是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斟酌罢了。

此案中所用的茹丸,即四乌骨一茹丸,方出《素问·腹中论》。由茹(即茜草)、乌贼骨二味组成。此方《内经》时代用以治疗血虚精亏气伤所致的经闭、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唾血、时时大小便出血等症。用其治疗肥胖症,当属徐嗣伯的发明。

徐嗣伯为南北朝时期南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名医徐叔响之子。善辨证,著有《落年方》三卷、《药方》五卷、《杂病论》一卷,均佚。

 

12.姚僧垣治宿食案

    梁武帝因发热欲食大黄。姚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梁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妨,非用大黄无瘥理。帝从之,遂愈。以此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疾,其偶中便谓此方神奇,其差误则不言用药之失,可不戒哉。

                                                   《本草纲目》卷十七

    【评析】这段文字的译文是:梁武帝因为患发热证,想服食大黄治疗。姚僧垣说:大黄乃是快利之药,您身份尊贵,年事已高,不能随便服用。梁武帝没有听从,服后身体几乎到了极度疲困的程度。梁元帝患有经常心腹不舒的疾患,许多医生都说应该用平和的药剂,可以逐渐宣泄疏通。姚僧垣说:元帝的脉象洪而实,这是内有宿食妨害的缘故,除非用大黄,否则没有痊愈的道理。元帝听从了他的意见用了大黄,于是就痊愈了。从这个例子说来,如今医生用一味药性剧烈的药物来治疗众多的疾病,假若偶然治愈就说此方神奇,假若发生失误却不说是用药不当的过错,难道能不加以诫勉吗!

大黄苦寒,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经之功效,然必须辨证准确,运用得当,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人言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用此类猛竣药一定要识证确切,胆大心细。姚僧垣治二帝,一反对用大黄,一主张用大黄,实践证明均为正确,说明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姚僧垣是南北朝时期北周著名医家,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钱塘)人。医术精湛,《后周书》载其验案多例。撰《集验方》十三卷,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载《外台秘要》等书。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