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杨宗善:方药中教授经验方六首临床应用 ——缅怀方药中教授诞辰100周年

杨宗善:方药中教授经验方六首临床应用 ——缅怀方药中教授诞辰100周年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09-30


  方药中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又是中医临床实践家。我有幸于1998年,赴北京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西苑医院进修学习1年。使我结识了方药中等国医高师。我就专心致志,耳听目染,抄写记彔,多问强记,收益颇多。尤其使我记忆犹新,对方老师临床实践经验方,进行整理并加按语,至今常用效果十分滿意,现举6首,願与同道共享,以表对方老师缅怀之意!

一、加味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30g,麦冬12g,细生地30g,当归12g,枸杞子15g,川楝子12g,鸡血藤30g,丹参15_30g,柴胡12g,郁金12g,姜黄12g,薄荷3g

功效:滋肾疏肝,理气活血。

适应证: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溃疡病等,属肝肾阴虚,兼有气滞血瘀者。

制服法:根据方老师的经验,此方在煎服时应做到:

1、每剂用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时间不应少于40分钟。

220剂(一月时间)为一疗程,每日服一剂,连服两天(二剂)间隔一天再服。若是肝炎患者,疗程完后复查肝功,以观疗效。

按语:“……若转氨酶高而在临床上表现为湿毒过盛,方老师常合入三石汤,升麻葛根汤而见效。方老师用升麻葛根汤治疗肝炎转氨酶增高持久不降者,均获良效。我对此困惑不解?请教于方老师曰:“升麻味甘微寒,擅解百毒,今多作升提透疹之用,忽视解毒一面,事实上前人治疗时疫温毒之普济消毒饮、紫雪丹及仲景治阴阳毒发斑升麻鳖甲汤,均以升麻作清热解毒之用。而升麻直接作为肝病用药自宋代已被重视。如《圣济总录》黄疸门,治湿热黄疸不少方剂配用升麻或与葛根同用。如升麻汤、犀角汤等。”

二、加味黄精丹(附丹鸡黄精汤、参芪丹鸡黄精汤)

组成:黄精30g,当归12g,细生地30g,夜交藤30g,苍、白术各12g,青、陈皮各10g,甘草6g,柴胡10g,姜黄10g,广郁金10g,薄荷3g

功效:养肝、疏肝、助脾

适应证:慢性肝炎、慢性胆道感染、肝癌等属肝肾阴虚,波及脾胃者。

制服法:水煎服,煎服时间不应少于40分钟,肝炎恢复期亦可依法制成蜜丸,每服10克,一日23次。

按语:此方是方老师在滋养肝阴之黄精丹的基础上加入细生地、夜交藤。从而同时出现了滋养肾阴的功效,体现了“虚则补其母”的治法,加苍术、白术、青皮、陈皮,助脾和胃,体现了“肝病实脾”的原则。加柴胡、郁金、薄荷,疏肝理气之外,还可使补而不腻,体现了“刚柔相济”的组方原则。若兼气滞血瘀者,加入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方名“丹鸡黄精汤”;若兼气虚者加入党参、黄芪,方名“参芪丹鸡黄精汤”。

三、加味异功散

组成:党参15g,苍、白术各12g,云苓30g,甘草6g,青、陈皮各10g,黄精30g,当归12g,柴胡10g,郁金10g,薄荷3g,鸡内金15g,丹参15-30g

功效:助脾、疏肝、养肝

适应证: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病、证属脾胃气阴两虚,兼有肝气不舒者。

按语:此方具有气阴双补的作用。入柴胡、郁金、薄荷等药疏肝理气。具有补而不滞,温而不燥的特点。对脾胃素虚,患有肝炎等病的患者,表现疲乏无力、食少腹胀、便溏、肝区痛、脉见沉细无力或沉细弦等,用之多效。

四、苍牛防己汤

组成:苍、白术各40g,川、淮牛膝各30g,汉防己30g,大腹皮30g

功效:助脾、利水、活血。

适应证:用于肝硬化腹水

按语:肝硬化至腹水阶段,多属脾虚失运,水湿潴留,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机。其治疗方药,不外是“攻补兼施”。“补”者主要是补其脾虚;“攻”者主要是利水活血。方老师认为,补脾虚莫如苍术、白术最好,二术同用,其效更彰;利水以汉防己最效,配大腹皮理气利水以助之;活血要以牛膝最当,川淮同用,化瘀力强。全方命名为“苍牛防己汤”,组方精简,精而不离其法,简而不失其效。验证临床,确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方药。方老指出,凡见患者脉沉细微弱,舌润苔薄,腹型如蛙腹、形圆、下小上大,用此方多效,预后较好。若患者脉弦大数急,舌红苔燥、腹型如宝塔,形圆而尖,下大上尖,绷紧坚满者,用此方多无效,预后亦差。

五、平肝散

组成: 草决明30g,青木香15g,汉防己30g

功效:平肝利湿。

适应证: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亢。

按语:方老师常辨其因而合入他方用之。如阴虚阳亢者合用杞菊地黄汤或一贯煎, 黄精丹;气虚者合补中益气汤;气滞血瘀,中风偏枯合用补阳还五汤等。此方对消失或减轻头晕头痛,降低血压有效。

六、滋肾汤(简称一、二、三、四)

组成:益母草 12g,白茅根30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金樱子30g,芡实12g,苍术12g,牛膝15g,黄柏10g,当归12g,赤芍15g,川芎10g,生地30g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利尿、活血补血。

适应证:慢性肾炎,证属肝肾阴虚,症见头晕头痛、血压偏高;肾气失固,症见小便混浊,蛋白尿等;肾气不化,症见面浮腿肿,尿量少等;兼有湿热久羁下焦,症见腰痛,小便黄少等;并灼血成瘀,症见舌质暗有瘀色,尿红细胞管型不易消失等。

按语:为便于记忆,将此方简称“一、二、三、四”,所谓一,即益母草(包括白茅根)活血利水,白茅根清热生津、利尿止血;所谓二,即二仙丹、补肾固精,对消失蛋白尿有效,与二至丸,滋肝补肾;所谓三,即三妙丸,清利下焦湿热;所谓四,即四物汤,活血补血,赤芍,川芎和益母草,牛膝活血生新,山西中医研究所的益肾汤实验证明有增加肾血流和抗变态反应性炎症的作用。当归、生地、女贞子、牛膝除活血外,兼有补肾滋阴作用,对肾炎表现贫血有益,进而继称“五”或“六”,即前者在上方加五味了,后者在上方鹿角霜(无湿热的情况下加入)增加生津养阴或收敛固精作用有效。方老师将上方有机的组合为一方,功效全面对一般慢性肾炎较为适宜,但根据病情辨证施治,随证取舍权变。

   为了表达对方药中老师,敬仰之情,感恩之心,谨以此文缅怀方老师永乘不朽,医德医术流芳百世!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