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经验传承 > 张致祥:桂枝加附子汤临床应用

张致祥:桂枝加附子汤临床应用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1-03-05

张致祥:桂枝加附子汤临床应用

 方解  桂枝汤加附子一枚。具复阳敛液,固表止汗之功。适宜于发汗过多,阳气受耗,津液亏损的证候或阳虚表证者均宜。

  案例

1.漏汗案

黄某,女,63岁。

病史:每日汗出不止,活动后加剧,同时伴随恶风,神疲乏力,肢体屈伸不利,自诉长期服用玉屏风散颗粒,见效甚微。

初诊: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缓。

诊断漏汗证。

方药:桂枝10   芍药10   生姜3   炙甘草6

大枣4    附子6

服用6剂后汗出几尽,后续桂枝汤玉屏风散善后。

【评按】 本证多见于太阳病发汗之后,太阳中风又兼有表阳虚。桂枝汤解肌发表调营卫,加附子以温经回阳、固表敛汗。陆渊雷曰“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滋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亦无后继。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亡,而患阳之亡。桂枝加附子汤证,伤津而兼亡阳也,仲景则回其阳而已,不养其津,学者当深思之。”这段话很好的诠释了本证用药特点,汗出而津伤,方中不加生津益阴药,而急用附子扶阳固表,绝非浮小麦、瘪桃干、麦冬、生地之类可以比拟的。

2.寒湿痹案

黄某24岁,干部

病史:下肢关节疼痛年余,病情仍重,关节疼痛,尤以右膝关节为甚,伸屈痛剧,行走困难,遇阴天则疼痛难忍,胃纳尚佳,大便时结时烂。

诊:面色晃白,苔白薄润,脉弦紧重按无力。

诊断:寒湿痹痛。

方药:桂枝尖24克   炮附子24克   生姜24克   炙甘草12克      

大枣4       

3

复诊:药服后痛减半,精神均好转。上方量各加6克,连服10剂,疼痛完全消失。

【评按】 治疗痹证,行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新病痛在四肢关节有红肿者,去杜仲、地黄、桑寄生,改用桑枝,加入木瓜,络石藤久病,痛处无红肿者,则仍用寄生加入海桐皮、海风藤。痛痹内无里湿,外证疼痛,动则痛剧,寒湿症显者,用桂枝附子汤;内有寒湿、胃纳呆、大便烂,外症急痛,不得屈伸,寒湿症见者,用甘草附子汤。治痹需用桂枝,因其味辛性温而行,能带诸药走四肢,温通经脉,驱散风寒湿气而起协同作用。可见运用方,在于辨证之法,里有寒湿的辨证,在于胃呆便烂桂枝附子汤证偏于表,甘草附子汤表里俱湿寒也。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