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前后容易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保健呢?
清明节前后的养生保健,首先要做到五个“不”。
不静: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动”,切忌“静”,人们应积极锻炼,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锻炼前应喝些热水、牛奶、蛋汤等热汤饮,同时运动要舒缓。
不湿:居室每天中午要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春季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可避免发生湿疹。另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
不冻:春季气候忽冷忽热,要遵循“春捂”之说,不宜马上脱下棉衣,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把上衣减掉一些,裤子可晚一些减,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年轻女性,初春时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不酸: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
不怒: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第二,清明节养生的重点,就是养肝舒心。清明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此时温度上升,雨水逐渐增加。中医认为春季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波动,容易引发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所以清明节前后养生重点,都应放在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上。同时,也要做好深呼吸、有氧运动。
专家推荐疏肝、养肝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要多运动。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等,而这些运动方式都可以抒发我们的心情。
养生果蔬:推荐四道食谱
只要是应季、新鲜的果蔬都可以食用。蔬菜多半选择以芽、苗、笋为主,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菠菜利五脏、山药健脾补肺、荠菜平肝和中等;汤品调理可多用健脾利湿、养血舒筋的药材,如薏仁米、黄芪、桑葚等。水果则可以多吃草莓、桑葚、樱桃、菠萝、柑橘、芒果等春季水果。
除此之外,专家还为我们推荐了四道适合清明节气养生的美味菜肴:
韭菜炒鸡蛋——适合尿多、肾虚的人群。
荠菜炒豆腐——适合高血压人群。
山药炖桑葚——适合脾虚、有火,口腔溃疡的人群。
生姜炖牛肉——可以补气散寒。
疾病防治:三类疾病高发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让人打不起精神,这也就给了很多疾病乘虚而入的机会。以下几类疾病是高发疾病,专家提醒大家要格外留心。
呼吸道疾病。清明节前后,乍暖还寒的多变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呼吸道疾病会高发。
过敏性疾病。清明节前后是花粉传播期,人体吸收了在空中飘浮的花粉,就容易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以及全身发痒等过敏性疾病。外出时,在草丛、树林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不要逗留太久,回到家后应及时洗脸、洗手。中午日晒最强,花粉的释放量也最多,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在此时外出。
风湿类疾病。“清明时节雨纷纷”,潮湿多雨的天气,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更容易找上门,也更容易复发。
(稿件来源:陕西日报)
联系电话
029—84234622
联系地址
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陕西省民政厅办公楼(西安市未央路附102号大楼14层) 联系电话:029—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