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孟彦荣 孟承昊 孟国栋:论易学与中医药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孟彦荣 孟承昊 孟国栋:论易学与中医药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来源: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2023-10-30


 

2021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述,并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两个结合进行了论证。20236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两个结合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的指导思想。

落实到中医药就是二个结合:一、积极和进入中国近200年,解放后大发展,并为人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西医学习并肩战斗。二、深入研学中医药的中国古科学易学,明确易学就是中国式哲学。深入易学研究,才能抓住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医药文化这个根脉。克服易学研究普遍落后,做好中医药第二结合,促进中医药理论向更好发展。新时代哲学和易学的结合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卫生健康事业的最大优势。有关易学和中医药在落实两个结合的认识问题,特研讨以下见解:

一、中国易学:2001年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曾言: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哲学合法化大讨论一直未停。从科学角度全面分析和长期实践检验:中国的哲学就是易学,哲学有的科学论点易学都有论述,哲学没有的科学论点易学也有论述,从三方面分析。

(一)中国易学开端定在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子学时期:创造易学的伏羲时期,是带原始共产主义因素的社会,因此易学包含了很多共产主义、唯物辨证、集体主义及顾大局的思想因素。伏羲创卦,象数组学的源头及解析经历路径,易学的河图洛书及河图洛书计划。到老子、孔子近三千年的创化,核心典籍《周易》到《道德经》、《论语》,“天人合一”形成:治天,天道核心社会治理;治人,重视规则,君子、小人;治心,以德配位的治世思想。易学研究的是,相对稳定和相对平衡的系统而研究场效应的,任何事物之间在易学看来,都能相应组成卦,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说的就是“太极”生两仪。易学的三大思想体系是:变易、简易、不易。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化繁为简,抓住事物的主要共同共通矛盾,绝对的时空论,对应统一规律不变。后世各行业在先天易基础上,产生连山易、归藏易、医易、道家易、佛易、养生易、武术易、军事易、建筑易、数理易、科学易等。

(二)中国易学的创建应奠基于经学之上,六经时代主体。经学的研究对象是对中华礼乐文明——这一独特精神传统的直接切入。以十三经特别是九经及其注疏为主体的经学原典,乃是对中国历史上前三代(尧、舜、禹)与后三代(夏、商、周)这一文明发端与奠基时期原初历史经验的凝结、提炼。西方用A、B、C、D……表意符号。我们祖先却创造了用乾  、兑  、离  、震    、坎  、艮  、坤  卦为表意符号,八种符号就可以系统全面、整体准确有表述类比,归纳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与关系。八卦结构、河图、洛书、干支,这种数理模式表述一切事物及其规律。当今计算机时代,才逐渐出现方法,但要晚数千年。迄今为止,我们建立的中国哲学是在民国以来中西文明强烈碰撞之后,两大思想传统对话之际,西方哲学输入我们以西方哲学为模式构建的中国哲学,应该问一句,是否扣紧了中国思想传统的灵魂?是否抛弃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而中国易学,从微观到宏观,长远的整体观。传统的形而上谓之道的思维方式,传统中纯客观纯物质的自然观成为特有。

(三)中国易学与西方哲学的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西方哲学的微观化及科技的哲理,追求纯存在概念范畴的实体,主客二元对立思维,将人抽象为单纯的认知主体及客观确定性的预设等。现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崛起,范式发生变化,进入多元范式甚至碎片化,根本无范式的时代,西方民主也渐至困境。中国现存哲学再追随西方哲学范式,已无所适从。

中国易学宏观化的天人整体,文明开放思维。易学的求同存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思想,实践证明:易学是各行各业多种领域都能通用的一种理论,适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范畴。在全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系统的阐释:“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易学和哲学的结合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论指导新发展。两者的结合,和平共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洋用,推陈出新,必然产生中华易学新时代新文明发展。从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易学和哲学的东西方科技理论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原创性生命科学,它以中国易学理论科学为指导思想,以易学研究人的生命演化过程中探索生命活动规律,论证天地人相互关系,并运用中国多种学科理论方法阐述人类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建立起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治病的理法辨证,健康养生法则,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秦汉时期就总结产生了《黄帝内经》。如果说西方医学用形式逻辑与实症方法开启了认识人生命的一扇门,那么中医学通过内经则用传统中国易学象维理论和丰富的医疗实践为世界打开了认识人生命的另一扇门。中医药文化具有人文精神和易学内涵,正在成为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从五方面综述。

(一)中国易学“天人合一”催生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

天人之学是中国易学的思维起点,《内经》受易学“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灵枢·岁露论》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节真邪》载:“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内经以天地人三才一体思想出发,从生命的演化过程中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传统文化中“天”以“人”为基础和起点,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宇宙是一个“大人体”,天就是大写的人。在中医学“天人合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阴阳变化,四时交替,人体内外,脏腑坐化传递,进而产生了中医学一整套阴阳五行理论。中医以证侯为研究对象,以阴阳五行为方法论,形成了人类医学史上成熟的、也是最早的医学,《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整体观及因人因时因地的辨证施治及药物的性味施治法则。使天人合一理念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中的全部,并作为临床疾病防治实践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易学“形神一元”催生了中医学的生命观。

形神关系是哲学领域中的重要命题,形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从哲学上讲,形神关系的本质是物质和运动关系,易学从象数思维到象数组学,揭示人体生命规律,成为中医历法的基石,产生了中医的生命历法观。从医学上讲,其实是机体与机能,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精神,身与心,形与神的统一体。《内经》受形神一元论观点影响提出“形神合一”,乃成为人的观点,心身关系的本质是形神关系。《灵枢·本神》载:“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博谓之神。”即精成而后神生,形神俱备乃成为人。《素向·上古天真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即形神和谐,健康长寿。《灵枢·天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即形神失和则病,形神分离则亡。“形神合一”是中医学的生命观,心身理论的本质。

(三)中医学的人体健康养生理论

什么是健康?西方哲学西医学观点:古希腊哲学家阿尔克迈翁曾说:健康就是一种和谐状况,是一些成对的相反因素之间的平衡,而疾病只不过是和谐遭到破坏的表现。是一元素多于另一元素,或者一对元素多于另一对元素所致,它以人体内部元素的组成的外在表现而论。东方易学中医学观点:在内经看来,其人之常平,指健康无病之人,后世不断总结,常平分为:气血和、志意和、寒湿和。即健康是天与人、心与身,气与血的一种和谐状态。疾病就是天人失和、心身失和,气血失和的结果。治疗疾病的目标就是采取各种治疗措施,治疗因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种种不和谐的症候,最终达到致中和这个总目标,就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恢复,中和状态,就恢复了健康。要健康,除疾病中西医配合治疗已为下策外,中策就是预防疾病,和上策平时养生增加身体的免疫和抵抗力,不得病或少得病。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易学天人合一促使不断发展及创新,中国人创造了一系列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理论和方法。逐步演变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中医养生是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按中医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指导。新时代疾病防治重点前移至健康养生成为重点,中医养生必将伴随生态文明的崛起而前途辉煌。中医养生的易学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是生命观、整体观、和谐观、恒动观。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强调差异,辨证施养,形神共养,身心合一,动静互涵,运行气血,顺势应变,协调平衡。再加上日常生活的饮食、房事、精神,适时运动,气功、按摩,并顺应四时, 因人因地因时调节等中医综合养生方法,并不断发展创新中医养生方法,共达人的最佳康养、健康长寿目标。

(四)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

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早在内经就有明确论述,《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二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中医学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国易学也早有论述,《周易系辨传》“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从人类社会发展本质看,忧患意识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医学做为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疾病问题,通过三因学说探讨治未病理论,产生治未病思想。千百年来,中医的治未病理论、经验、方药不断创新发展,治未病的内伤、外防、调理的方法,现已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造福于人类的防病健康事业。唐代药王孙思邈对治未病体会最深,评价最高,他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和现代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高度契合,在疾病预防领域里开辟了中医药参与。在新时代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以疾病治疗为主向以预防健康为主转移中,而发挥我国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以康养健康为主,全面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中西融合共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事业

西医从1840年开始在中国兴起后,近二百年在中国发展迅速,得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特别是解放后,国家不断加强投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引导,为中国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做为哲学理论的对抗医学和高度商业化,治疗中的治本欠缺及医源性疾病和追求化学疗法的不断增加等限制,很难成为主流医学。这些弱点正好是中医药的长处,和中医独特优势的最好补充。新时代中国式医学现代化道路,应为人类更健康模式的探索提供中国新方案,就是打破中国医疗现代化等于西医化的迷思。国家按照这一思路已经制定了2030年中国新时代健康规划纲要,并在2016年、2017年和2021年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发展到2030年建设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促进中医药发展,纠正滞后和补充短板。欣喜深圳市中医药改革开放试点已成示范高地,1980年至2023年国家设特区。45年来,在仅有327.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发展市级中医院6家,中西结合医院和中医科研机构各1家。中医药从业人员1.2万余人,增加了1000倍,并打造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三版块。中药、常用处方和中药供源均确定身份编码,各有二维码,并均与电脑互联网接轨,中药3克、5克、10克规格小包标准化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新样版,已初具示范。全市群众中医药三共享两获得一满意,并向世界开放。深圳经验全国推广,遍地开花时日可待。中医药一定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医药体系中承担应有贡献。天时地利人和,中医药传承是发展根基,创新是中医药新时代发展的活力。政策、体系、智慧、人才、产业、文化六突出,并和现代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结合大发展赶上时代需要。中西医融合新医学是契合,互相成就,互筑根基,创新发展空间,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也就是西医中国化,中医时代化,让我们中西医共同行动起来,在两个结合第三次党的思想政治路线解放的旗帜下为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卫生健康事业而奋斗。

文中新提法:中国古科学的最高理论是易学,西方科学的高最理论是哲学,易学从宏观、数场效应看世界,哲学从微观、物质内存看世界。都是科学,两者结合。落实第二个结合,应把中国哲学改为中国易学。

首发于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群,和中医药界、西医及各界同志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兴岐 周超凡基于三因学说探讨中医治末病理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29

2王淑军中西医兼医是对新时代中国医生的必然要求——三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全新审视中西医关系《中国中医药报》 20238251

3王庆其《黄帝内经》——打开认识生命的另一扇门上海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通解》序

4祝广钦 马俊然中医天人关系是天人本一与天人合一的统一中国中医药报》20035123

5张广保 从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谈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团结报2023.8.7

6张亚辉 肖玉林守住文化之根,担当中医药文化传承使命 中国中医药报2023.8.8

7孙福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团结报20 23.8.8

8王淑军打破医学现代化等于西医化的迷思中国中医药报2023.8.17

9王拥军 杞:中医生命历法观从象数思维到象版组学揭示人体生命规律中国中医药报2023.9.6

10王庆其从《黄帝内经》看中医学经典当代的四重价值《中国中医药报2023.10.54

11陈士奎新中国首创西学与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中医药报2023.10.113

12林晚欣《周易》河图 运动探颐中国中医药报》2023.10.11

13张登本黄帝、黄帝文化与《黄帝内经》中国中医药报》2023.10.124

14胡登峰中医现代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中医药2023.10.233

15吴培凯  李忠新深圳市中医药事业从改革开放窗口迈向先行示范高地中国中医药报》2023.10.194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联系电话

029_84234622

联系地址

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页面设计版权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梨园路36号园湖曲小区1幢10104室    联系电话:029_84234622    邮箱:sxxjzy@126.com

技术支持:聚尚网络 进入后台    陕ICP备20001237号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网址:www.sxxjzy.com